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
過去認為本病系一種經血行播散的皮膚結核,是尋常狼瘡的一種變型或結核疹,但無確切的結核證據,組織學雖有結核樣改變,但結核菌素試驗經常陰性。
- 目錄
-
1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的發病原因有哪些
2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
3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有哪些典型癥狀
4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應該如何預防
5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
6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病人的飲食宜忌
7.西醫治療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的常規方法
1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的發病原因有哪些
1、發病原因
病因尚未確定。過去認為本病系一種經血行播散的皮膚結核,是尋常狼瘡的一種變型或結核疹,但無確切的結核證據,組織學雖有結核樣改變,但結核菌素試驗經常陰性。病程有自限性,有自然痊愈的傾向。而且常不并發有其他部位結核病灶。皮損中亦找不到結核桿菌,抗結核治療無效,故近來認為本病與結核無關。某些細胞免疫檢查顯示異常。
2、發病機制
發病機制還不確切。過去認為是尋常狼瘡的一種變型或結核疹,但無確切的結核證據,組織學雖有結核樣改變,但結核菌素試驗經常陰性。
2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
1、常并發化膿菌感染,如膿皰瘡、癤及丹毒等。
2、可并發淋巴管炎或淋巴結炎,淋巴回流障礙,而并發肢體象皮腫。
3、可并發其它臟器的結核,如肺結核,骨結核等。
4、本病常遷延數十年不愈,有的在萎縮性瘢痕上容易引起鱗狀細胞癌,鱗狀上皮癌等皮膚癌。
3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有哪些典型癥狀
原發疹為粟粒大小圓形丘疹,頂端扁平,境界明顯,新疹顏色鮮紅或淡紅,舊疹褐紅或黃紅,表面覆蓋灰白色鱗屑,多數簇集,但不融合,性質柔軟,表面有光澤,中央可化膿,缺乏自覺癥狀,玻片壓視呈褐紅色,探針刺入法檢查,有時呈陽性,對稱性發生于顏面,特別以眼眶四周,眉間,鼻唇溝,上下唇,頰部較為多見,發病急劇,經過徐緩,好發于青年及中年;經過中可以自愈,愈后可遺留小瘢痕,對結核菌素低倍稀釋液(1∶1000)試驗呈陽性或弱陽性。
4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應該如何預防
加強衛生宣傳,普及有關結核病防治知識,使群眾做好自我檢查和互相監督,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早診斷,早治療,消滅傳染源,杜絕傳染途徑。
開展卡介苗預防接種,增強機體的抵抗力。有效的接種可防止該病的發生。對曾經感染過結核病患者,若有相應皮膚癥狀,應早期診斷。
5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
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的組織病理檢查:真皮中下層顯示結核性浸潤,中有上皮樣細胞,郎漢斯巨細胞及淋巴細胞,偶見中央有干酪樣壞死。
6.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病人的飲食宜忌
一、食療方:
1.海帶荷葉扁豆粥
原料:水發海帶50克,鮮荷葉3張,扁豆50克。
制法:將扁豆洗凈加水煮八成熟,放入切碎的海帶和切碎的鮮荷葉,共同煮爛成粥。
功效:海帶性咸寒,可清熱利水;荷葉有清熱解暑鍵脾作用;扁豆味甘性平有鍵脾和中、消暑化濕功效。本食療方適用于熱毒熾盛型系統性紅斑狼瘡早期、有低熱尿少,便干胃口不佳的病人。
2.柴胡根絲瓜薏仁湯
原料:柴胡30克,嫩絲瓜1條,薏米50克;
制法:將柴胡入鍋,加水煎煮去渣留汁,嫩絲瓜去皮切段,將薏米用柴胡汁煮爛加絲瓜煮將柴胡入鍋加水煎煮去渣留汁,嫩絲瓜去皮切段,將薏米用柴胡汁煮爛,在加絲瓜煮5分鐘即成。功效:柴胡有清熱涼血疏肝作用,絲瓜性甘涼、涼血解毒,用于系統性紅斑早期有發熱或感冒時。
二、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:
紅斑狼瘡的食補類型很多,食物依其食性有平補、清補、溫補三大類。狼瘡病人陰虛的多,內熱、血熱而有熱象的多,故食物應以清補、平補為主,參合溫補。
7.西醫治療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的常規方法
一、治療
1、西醫療法
可參考丘疹壞死性皮膚結核。對于顏面播散性粟粒狼瘡,現傾向應用激素和氨苯砜治療。中藥可用消瘡飲、解毒涼血湯。
2、中醫療法
(1)濕毒郁阻型治法除濕解毒,活血軟堅。方藥:白術10g、茯苓10g、枳殼10g、厚樸10g、薏仁米15g、丹參15g、丹皮15g、雙花15g、連翹15g、鬼箭羽15g、夏枯草15g、野菊花15g、生牡蠣15g。
(2)內熱感毒型治法清肺胃熱、活血解毒、軟堅散結。方藥:黃芩10g、黃連10g、生梔子10g、桑白皮15g、地丁15g、連翹15g、赤芍15g、夏枯草15g、鬼箭羽15g、野菊花15g、土貝母10g。
(3)單方成藥連翹敗毒丸、活血消炎丸、散結靈。
(4)外用藥物黑布藥膏、化毒散膏各半混勻外用。
二、預后
病程有自限性,有自然痊愈的傾向。